金堂“立园满园”周年记:一座产业新城的能级跃迁之路
来源:无极3平台    发布时间:2025-11-18 16:16:17

  一年前,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一年来,金堂县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推动园区发展实现质的飞跃:2025年1—10月,全县250户规上工业公司完成产值608.5亿元,同比增长2.4%,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其中,四川金堂经开区(成阿工业园区)229户规上工业公司完成产值593亿元,占全县97.4%,期间,该园区成功入选四川省首批、成都市唯一的“零碳工业园区试点”,绿色名片熠熠生辉。

  数据的背后,是金堂以机制创新破题、以产业攻坚强基、以服务升级暖心的深度实践。在这里,优美生态与经济活力交织共融,一幅高水平发展的画卷正徐徐铺展——这场始于产业园区的能级跃迁,已成为金堂发展征程上最富动能的精彩笔触。

  短短30天,绿色低碳链主企业成都士兰半导体的1200个技术工位缺口得以填平;仅2个工作日,成都鹤祥天药业有限公司急需的专用库房便获得精准匹配;面对世鑫新材料项目提出的要素需求,金堂县启动“三级联动机制”,快速响应,为企业赢得宝贵的降本空间……

  从项目促建到企业用工,再到要素保障,自“立园满园”行动启动以来,金堂县围绕产业园区及工业公司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将常态化的“进解优促”工作做深做实。在产业园区一线,类似的“解难速度”不断刷新着企业的认知与期待。

  成都士兰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的人力部门负责人对9月份的招聘攻坚记忆犹新。“一个月内补充1200人,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向园区服务专员反馈后,一场由政府多部门协同的援企行动迅速展开。园区服务专员立即联动,结合“春风行动”推出“士兰半导体用工专场”,招聘信息通过政企联络群精准推送,线下招聘会直接开到镇街。最终,1200个用工岗位如期到位,一份“年底前再输送300人”的专项计划也随之制定。企业相关负责人感慨,这种高效的支持力度,让企业敢于承接更多订单,坚定了扩大再生产的信心。

  截至9月底,金堂县通过“进解优促”行动走访回访企业1082户,收集并处理问题189个,办结率达到100%。这背后,是一套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从解决个案到优化系统的长效服务机制在有力支撑。

  其中,“包保+联动”服务体系和“四单工作法”起到了核心作用。根据“工业公司包保责任清单”,每一家规上工业公司都配备了专属“服务管家”,形成“县领导+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的三级包保联动网络。而“企业点单、政府接单、办事简单、考评验单”的“四单工作法”,则为精准服务安上了“加速器”,成为金堂服务园区企业的核心操作系统。

  位于四川金堂经开区(成阿工业园区)的纳拓新材料锂电涂碳铝箔西南生产基地内,涂布机正全速运转,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当前订单非常饱满,一期所有产线均已满负荷生产。”四川纳拓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巍介绍,为应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已于今年下半年启动计划投资2亿元的二期建设项目。

  在“链主”企业引领与“链属”企业协同的格局下,园区近年来围绕锂电、光伏两大赛道,精准招引了一批关键配套企业:纳拓新材专注于锂电涂碳铝箔,海优威致力于光伏胶膜生产,士兰半导体则深耕功率模块制造……“你缺的配件,隔壁厂就能供应;你需要的技术,园区协助对接”,已成为这里的真实写照。

  在“立园满园”战略推进的一年中,金堂通过全员招商、驻点招商、载体招商等多种途径,持续强化产业链的延伸、补充与强化,加快培育新兴起的产业增长点,高效构建起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

  近期公布的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进一步印证了这片产业沃土的活力。四川省峰上生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成都雅乐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新晋入选,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索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顺利通过复核,覆盖了生物科技、食品加工、医疗器械、新材料、环保装备、电气电缆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一成果标志着金堂在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

  在智能制造领域,金堂同样实现关键突破。位于园区的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其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协同制造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国家级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实现了金堂在这一顶级项目上“零的突破”。

  此外,金堂正积极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已先后引进川航集团、佰才邦等60余家企业;通过布局建设川消所、百众安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已培育形成规上企业15户……传统产业“焕新”、新兴起的产业“领跑”、未来产业“生根”的格局,金堂正努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将产业集聚升级为创新策源,让崭新的产业生态持续迸发活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蓝天之下,连绵的厂房屋顶之上,蔚然成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为四川金堂经开区(成阿工业园区)披上了一袭“绿色铠甲”。路边整齐排列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郁郁葱葱的绿化带相映成趣,共同描绘出一幅绿色工业的生动图景。

  作为国家绿色园区和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这里已有178家绿色低碳企业汇聚,产业集聚度超过86%。“立园满园”一年时间里,园区接连获评“四川首批零碳工业园区”与“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两项重要荣誉,而荣誉的背后,正是园区持续推进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结构优化的不懈努力。

  “十年前选择落户金堂,正是看中了园区‘专注绿色锂电产业链’的清晰定位!”巴莫科技负责的人介绍道。走进成都巴莫科技有限公司的零碳工厂,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安静而高效地运转,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高耗能工厂的刻板印象。作为全世界首家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正极材料零碳工厂,这里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高达12万吨,相当于种植了70万棵树。

  与此同时,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的屋顶光伏项目也成为绿色制造的一大亮点。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885兆瓦,年发电量约490万度,可满足基地3%的用电需求。该基地还通过了ISO标准碳足迹核查,建立起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体系。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9月12日,通威金堂100MW/2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聚焦“电网侧调峰填谷、绿电消纳保障、应急供电支撑”三大核心功能,建成后不仅能显著强化园区的能源供应韧性,缓解区域用电高峰压力,更能直接为园区内通威基地及周边用能企业优化用能结构,注入绿色动能。

  在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专注地对废旧家电进行精细拆解。“我们每年处理废旧电器超过一千万台,并高效分离出铜、铁、铝等可再生资源。”公司技术负责的人介绍道。而眼下这套“智能识别+梯级分拣”系统只是园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一个缩影——目前园区固废综合利用率已超过90%,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基地。

  在“立园满园”行动实施一周年的关键节点,金堂县内外联动的“新格局”已构筑。作为全县率先实现二手车全流程出口的企业,成都朗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以迅猛的海外拓展势头,为金堂外贸经济注入全新动能。如今,朗驰汽车的海外版图已沿着“一带一路”迅速延伸:借助青白江、喀什、霍尔果斯等海关便捷通道,其产品远销老挝、新加坡、中亚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在海外10个城市布局了分支机构,与国内10个核心运营中心形成了“内外联动、双向赋能”的立体化营销网络。

  同时,对外开放的合作层级也在不断的提高。今年以来,金堂县持续拓展与欧洲企业的产业合作,着力构建“走出去、引进来、共发展”的良性生态:5月,园区企业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企业达成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采购合作;6月,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成都巴莫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公开宣布在匈牙利投资建设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迈出了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10月21日,金堂县与Deutsch-Chinesisches Kompetenzzentrum GmbH、四川省展示道具行业商会代表企业等举行签约仪式,共签署8个项目投资协议,覆盖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等领域,其中,德国企业投资的机器人再智造产业基地项目计划引入不少于50台套KUKA、ABB等国际知名品牌工业机器人,致力于构建“AI+机器人赋能先进智造产业平台”。

  “枢纽脉动联寰宇,通衢龙行拓八荒。”此外,交通枢纽的升级,更为开放发展插上了翅膀。今年8月31日,淮口南站正式通车运营,使金堂驶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快车道”。从淮口南站出发,最快26分钟即可抵达成都东站,标志着金堂正式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这一交通动脉的贯通,不仅改变了区域内部的交通格局,更全面打开了金堂面向成渝、辐射全国的战略通道,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年来,金堂县通过“立园满园”行动的深入实践,实现了产业园区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提升的深刻变革。从服务机制的颠覆性创新到产业生态的优化重构,从绿色转型的先行探索到开放动能的加速汇聚,金堂正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园区高水平发展之路。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上,这座充满了许多活力的产业新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向着“成都绿色制造高地”的宏伟目标加速迈进。未来,金堂将继续深化“立园满园”行动,推动园区能级持续跃升,为成都乃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水平发展贡献更多“金堂力量”。